气力输送作为散装物料的输送,与常规机械输运和车辆输运相比,具有输送效率高、设备结构简单、维护管理方便、易于实现自动化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等许多*特的优点。 因此,气力输送已经广泛应用于火电、钢铁冶炼和水泥等行业的装卸贮运及粉体工程的单元操作中。另外,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越发严格,改善工业粉尘污染的现状将较大地推动气力输送行业的不断发展。 气力输送从出现到广泛应用,经历了从稀相到密相的研究转变,促进了气力输送的不断发展。就当今国内外对粉体气力输送的研究而言,大多仍集中于较短距离的密相气力输送,主要是为了解决工厂内部或工厂间的近距离气力输送问题,而对于长达数十公里的长距离气力输送系统,如电厂除灰的气力输送系统,由于技术限制,常采用多级接力或系统串联的方式来实现。但在现场条件受限或征地困难的情况下,实现长距离气力输送仍比较困难,因此迫切需要长距离气力输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。 1、气力输送系统的适应性。 成功的粉体气力输送与计量系统的成功应用就成功在适用性上,而失败的应用案例中有90%以上都是失败在适用性上,在传统的气体及液体密闭输送与计量系统方面,经过上**甚至几**的发展与研究,在技术及其适用性上已经非常成熟,几乎所有的气体及液体都可以成功处理,但是粉体在这方面在国外也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几年的时间,在中国则只是较近10几年的事。 并且各种粉体物料的物理特性又千差万别,所以它的密闭输送与计量系统要实现自动化就非常困难,对一种物料(例如淀粉)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在另一种产品(例如糖粉)线上使用可能根本不能运行,这就要求在方案选型阶段要充分做好物料特性分析,较好进行实际的物料试验。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参数包括堆密度、粒度分布、流动性指标、粘连性、吸潮性、可燃性等等,但是物料本身的参数只是试验的一部分,有可能所有这些指标都可行,但是在系统放大进行大量输送时还是发生架桥堵塞现象,造成适用性不良,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一定的经验与预见性。 2、气力输送系统的操作与维护方便性 气力输送系统选型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操作与维护方便性,在传统的粉体处理系统中,大多是人工进行操作,它的较大优点就是灵活性,因为人可以完成各种精细复杂的操作任务,而采用设备进行密闭粉体输送与处理后,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数量与强度,但这就要求有更好的设备操作性与维护方便性,否则设备运转不流畅,停机时间过长,总的效比可能还不及纯人工操作,使系统失去价值与意义。